【大公報】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 家居貼心安排

2021.06.13

認知障礙症(俗稱老年痴呆症)是一種不可逆的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。隨着年齡增長,患病的機會率將會上升,但患者透過藥物以外的康復治療,可以延遲退化以及提升自身的心理質素。有職業治療師表示,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需有同理心。

據估計,香港65歲以上的長者中,每100人便約有5至8人患有認知障礙症,而80歲以上更有近兩至三成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症。職業治療師陳淦坤認為照顧者要從患者角度出發,代入他們的情況。由於患者的家人未必對認知障礙症有深入了解,霎時間恐難以接受患者認知能力退化、記憶力減退、思維和推理遲緩以及性格和行為的改變。

使用指示記號防迷路

若然家有認知障礙症長者,一般而言,他們初期發病時多由家人照顧,到了後來家人感到力有不逮,就會將長者送入老人院舍。那麼患者初期在家時,照顧上有什麼需要注意?陳淦坤就此提供建議。

環境輔助

工具非常重要,長者較易迷失方向,可透過不同的環境指示、標貼、記號等提示,幫助他們適應生活。同時,患者認知功能退化,有機會出現空間認知障礙,家中設備可用上不同顏色,方便長者辨認。

這如院舍房間有鮮艷顏色裝飾及配套,如洗手間內座廁板、扶手、紙巾架及沐浴椅,亦使用鮮艷顏色,這樣能有效引起他們的注意,從而減低長者感到混亂而不適應。

腦部訓練

患者可以一邊寫書法,一邊戴着耳筒,當中播放的音樂能刺激他們腦內的海馬體,有效提高專注力;家人可同患者打牌,因打牌需運用腦部思考,從而為他們提供記憶訓練;還有卡牌及桌上遊戲,都能令長者多動腦筋,保持腦部活動。

此病亦會影響長者的活動能力,有需要幫助他們進行扶行訓練。 病情加深宜送往院舍

分段照顧

初期:長者可生活於社區,開始時會出現迷路情況,於熟悉的地方也會蕩失路,去較遠的地方時情況更甚。此時需進行一般的認知訓練,目的主要維持他們現有的認知能力,盡力用不同方法令他們可於社區生活。

中期:長者因認知障礙症影響身體機能,如肌肉不懂發力,平衡力較弱,甚至出現行動不便的情況。此時,長者需要他人照顧日常生活如洗澡、換衣服、去洗手間等,宜入住院舍由專人照顧。

後期:被送往院舍的長者,漸漸衰退到需要躺床,或整天坐在椅上,沒有或較少反應,需要餵食。完全依賴別人幫忙洗澡、換衣服、去洗手間等。

了解更多: http://bit.ly/2UrFG0z

院舍治療/個人化護理計劃

(1)度身訂造

無論是活躍長者(非認知障礙症患者)還是認知障礙症長者,院舍都會按他們的個別需要而設定個人化護理計劃。對認知障礙症長者而言,院方會按他們的身體及精神狀況、治療進度而有所調節。

活動方面,好動的長者可參加瑜伽活動,文靜的可參加園藝小組、書法等活動。

(2)現實導向

不同活動、場合,配合不同的方法,提及時間、身處位置、人物,令長者更了解當時的狀況。現實導向應用於院內設計,院友的房間設特大日曆、時鐘,讓認知障礙症患者逐步重新掌握時間、人物和地點等重要資訊,改善精神混亂及善忘問題。

(3)緬懷治療

認知障礙症長者的長期記憶力較好,與他們傾談過往發生的事,可以勾起他們的回憶,然後按其自身的經歷,肯定自我。傾談內容可包括他們過往的職業、工作的情況,透過對話讓患者重新肯定自我價值。

緬懷治療能在情緒、認知能力及自我形象等方面,給患者帶來正面的影響。

(4)感觀訓練

帶長者到感觀治療室進行不同的訓練,例如播放不同的音樂、聲音,觀看不同的影片,觸摸不同質感的物件。如長者需長期躺床,便要為他們拉筋以保持身體活動幅度,或提供坐墊,減少他們出現壓瘡的情況。

(5)娃娃治療

透過使用嬰兒公仔陪伴認知障礙症長者,讓他們與娃娃互動,獲得心靈寄託,從而改善溝通、行為情緒等問題,通常用於晚期認知障礙症患者。

(6)園藝小組

利用植物帶出五感刺激,讓長者的觸覺、聽覺、味覺、視覺及嗅覺體驗各種植物,從刺激中引導他們表達感受。當接觸植物、親近大自然時,一份和諧、共融的親切感會萌生,令人變得正面和積極,對患者甚有幫助。

了解更多: http://bit.ly/3yAzvpL

個案分享/照顧患者 量力而為

對於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長者,究竟他們適合在家由家人照料?還是及早入住院舍?職業治療師陳淦坤表示,這要視乎長者是否出現行為問題,以及照顧者是否有壓力。如長者出現遊走情況,睡眠周期紊亂,有暴力行為等,照顧者為了確保患者安全,很多時要陪伴左右。若照顧者是患者的老伴,未必有足夠的體力和能力,其情緒也可能會因未能接受對方患病而受到影響,造成壓力,建議如照顧者未能提供適切照料,家人可送長者入住院舍。

問到請外傭照顧可行嗎?陳淦坤指,這要看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,是否適合交由外傭照顧。在松齡樂軒工作的他在院舍見過不同患者,也曾遇上感人故事。

陳淦坤說:「有一位婆婆意外跌倒受傷不便行走,入住院舍,院方按她的情況設計個人化護理計劃。婆婆家屬十分關心她,令她感受到家庭溫暖;家屬們又有耐性了解婆婆情況,積極配合院方的安排,鼓勵婆婆接受不同的治療。婆婆受到家屬及院方的鼓勵,十分積極面對自己的情況,最後更可以行走。而經過一段時間訓練,婆婆的認知能力比入院前有所提升。所以,患者先不要放棄自己,而家屬的關心和支持非常重要。我們團隊付出得到回報,大家都感到鼓舞。」

了解更多: http://bit.ly/3jVV9AJ

簡易運動延緩退化

雙手托天理三焦

做法:

①坐於椅子上,放鬆呼吸。

②雙手放於腹前,掌心向天,雙手慢慢向上舉,翻掌至頭頂,手指交疊,抬頭仰天。

③雙手放下還原姿勢,重複10至15次。

作用:

通三焦經、心包經,促進全身氣血循環,改善各種慢性病症狀。

拉力帶訓練

做法:

①坐於椅子上,放鬆呼吸。

②雙肩與腳同寬,手持拉力帶。雙手往外拉開,一手拉至高於肩膊位置,另一手拉至低於腰部位置,拉力帶形成斜狀。

③保持1至2秒,慢慢回到開始的姿勢,重複10至15次。

作用:

訓練上肢肌力。

示範:職業治療師陳淦坤

原文連結: http://bit.ly/3qRKsA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