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認知障礙夫 中風妻】 同住松齡 互相扶持

記起2020年,戚麗珠仍猶有餘悸——當時她剛中風不久,丈夫高覺強便迅速確診患有認知障礙症。夫妻由二十多歲相伴至近七十,幾近半世紀,育有兩子,住在屋邨。

先後住院  戚婆婆:再也擔不起照顧者重擔

2019年12月10日,她身體麻痺抽筋,在前往醫院途中,暈倒送院,才發現右腦輕微中風,左邊身半癱,嘴也歪了,後獲醫院轉介,到位於上水的安老院復康。入住期間,她勤練手腳以及口部訓練,只為能夠重新活動。

當時正值疫情,丈夫無法來探望,她得悉對方狀態精神萎靡不振。她是家庭主婦,慣常一手包辦煮食,夫妻與小兒子共住,細仔煮飯,高先生吃不慣,便不願進食,體重也由一百三十多磅驟降到到一百磅,同時又躲在房中不出來,患有糖尿病又不肯前往覆診,爽約多次,她憂心如焚,著小兒子陪伴,才知道老伴把新舊藥混和了,不敢服藥。回想起丈夫近月因健忘有意外,她漸漸察覺到不對勁。

2020年五月底,她終於康復,栓著四腳叉枴杖回家,她力勸丈夫入院檢查,發現他有初步認知障礙,於是輪到先生住院,一住兩個多月。

突如其來的重擔,也令小兒子出現情緒問題,而她早年曾作為照顧者兩年,全心全意,同時照料重病的家婆及母親,深明箇中不易,所以才想著入住護老院。說著說著,她又淚流。

「一個照顧者其實好辛苦,失去自己的時間,失去自己的空間,一切都投放下去…」

戚婆婆知道自己無力再擔起照顧者職責,決定向醫院的醫務社工求助。既然二人均屬中度及嚴重缺損長者,社工便建議二人一同申請政府改善買位計劃。

入住松齡  夫妻共同復健

七月,經一輪評估後,因疫情期間無法事前視察環境,二人在網上選了又選,最終選了合眼緣的松齡,三個月後便入住。

目前二人分住大房,房分男女,一房有六位長者。戚婆婆比較康復時住的舊式老人院,空間狹窄,她獲安排走廊旁的床位才有空間活動;這裡空間闊落上許多,第一次到院舍便感親切,丈夫亦非常滿意。

丈夫初時手指變形不靈活,她的手指僵硬也打不開,在一周兩次物理治療下,姿勢漸漸改善;另一邊廂,丈夫一直罹患痛風症,又有高尿酸、高血糖,在顧問醫生的藥物調較下好轉,連情緒也好上了許多。初時他不願下床,過了幾個月,有次無端竟笑起來,說很開心——戚婆婆聽到,便滿意了。因為院舍分男女,二人要共聚,除了待兒子帶出去飲茶,只能每天時時在走廊一同做運動,有時聊著聊著便忘了時間。

高先生覺得,在這裡他會準時服藥,戚婆婆在旁邊點頭,她也放心許多。「本來我陪他來,但住下來這裡很好,我也很開心。」她復原得較快,近日兒子說掛念她,勸她回家住,她正考慮,雖然這裡像家一樣,但沒有兒子,至少未來丈夫在這裡,她無後顧之憂。